首页 >> 闭鞘姜

地球绿飘带守住这片绿洲仍需代代接力广东莲桂

文章来源:硼砂农业网  |  2022-09-15

地球绿飘带:守住这片绿洲仍需代代接力

11月14日消息:行走在青海南部的共和盆地,总听人们说起“沙珠玉”。它美丽的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沙漠里的一弯碧水,然而,曾经奔涌在此的河流早已干涸。

在安多藏语里,“沙珠玉”意为四方地。镇子里的老人依稀记得,许多年前沙珠玉河曾流至小镇东部的山冈脚下戛然而止,形成一个叫“西尼措”的小湖,水鸟、野生动物常常在此出没。后来湖水逐渐干枯,只留下一滩带着盐碱土的湖床。

远处的山梁上沉睡的海螺与贝壳化石诉说着曾经的汪洋,沧海桑田的变幻却留给后人一片巨大的沙丘和“朝为农田夕为沙”的恶劣环境。

建国初期,沙珠玉地区开垦草场1.1万亩,土地被开垦后,由于气候寒冷不适宜农作物生长,因而被废弃,并逐渐沙化。再加上缺乏燃料,当地80%的农户靠砍挖固沙植物“砍巴”和“荚荚草”根作燃料,导致草场生态严重失衡,沙化面积不断扩大。

忆起当年的盲目砍挖,如今已是青海省治沙试验站工作人员的王思显后悔不已,“当年挖一棵烧掉容易,如今种活一棵却要好几年。”

上卡力岗村的村民公保加说,他的村庄曾经因为沙害被迫搬迁过3次,学校、民房都被沙埋过。刮沙尘暴的时候,教室里即使开着灯也无法抵御突然来袭的黑暗,学校只好放假。1975年的一场大风曾刮走了耕地表土2.3万立方米,籽种1.5万公斤。有时候一年要播种3次,才能勉强有点收成。

1958年起,青海省先后在沙珠玉建起了防风治沙林场、青海省治沙试验站。如今,驾车驶进沙珠玉,两排5公里长的青杨便映入眼帘。“这是我父亲年轻时和大伙一起种下的。”说话的赵雪彬是青海省治沙试验站的技术员,也是在此治沙的第三代人。

50多年前,他的爷爷赵文轩赶着马车,从湟源县走了3天才来到沙珠玉,在冰冷的沙地里挖下“地窝子”,开始了与漫漫黄沙相伴的岁月。年幼的赵雪彬每天都会跟着爷爷去看看他精心护育的樟子松。

上世纪70年代,赵雪彬的父亲赵士学继承父业,继续在林场工作。自此,这个来自安徽的家庭已经扎根沙珠玉,成为地地道道的高原人。大学毕业后,赵雪彬也听从父亲的劝导,放弃了留在西宁工作的机会,回到这个被风沙困扰多年的小镇。

如今,在离爷爷种下的樟子松不远的地方,赵雪彬每个月都要采集监测的风力、风沙量、蒸发量、降水量等数据。“过去这些数据需要人站在风中分5次、每次至少10分钟测量才能完成,现在几分钟就能搞定。”他说。

治沙站与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和北师大建立了长期科研合作,每年合作开展2个小型课题,年科研经费达60万元。中国林科院荒漠化所每年派专家前来沙珠玉试验区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在提高技术人员科研水平的同时,也带动了青海共和盆地防沙治沙工作的开展。

在总面积达12870亩的防沙林地里,柽柳、柠条、沙柳、沙蒿等耐旱植物正在高原炙热的阳光下吐露着绿色。不期而遇的狼和狐狸的脚印更是为这片绿洲增添了灵动的气息。

经过50多年的治理,沙珠玉的沙尘暴天气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减少了10天,但恶劣的气候仍然是无法摆脱的难题。治沙站站长杨德福说,过去30多年,沙珠玉的地下水位从3米降到了5米,用水依然是沙珠玉无法突破的瓶颈。“研究和试验水平还停留在传统的技术上,不同的治理模式之间缺乏对比试验,缺乏基础观测数据和试验工作的连续性,缺乏研究型技术人才……这些都是我们的难题。”

赵雪彬坦言,祖孙三代已把青春奉献给了沙珠玉,将来他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再回到这里,“世界这么大,这里实在太苦。”他无奈地说。

从珠玉岗的山顶放眼望去,远处仍是一望无际的沙山,沙山顶上被风吹起的沙粒弥漫在空中,让人感到脚下绿洲的岌岌可危。

“开垦一片土地只需几年,治理却需要几十年。守住这片绿洲,仍需代代接力。”杨德福说。

衬四氟防腐液位计

上海威能锅炉维修

PPS滤袋

苏州博世壁挂炉售后服务电话

全国礼品展